工程力学基础:结构安全的“理论支柱”

核心逻辑:工程力学是分析结构受力与变形的科学,为工程设计提供“定量依据”。
(一)静力学:平衡的艺术
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,核心原理包括:
- •力的平衡方程(ΣFx=0, ΣFy=0, ΣM=0):用于计算结构支座反力(如简支梁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跨中弯矩M=qL²/8);
- •力矩与力偶:解释“杠杆原理”(如扳手拧螺母时,力臂越长越省力);
- •摩擦与稳定性:分析斜坡上物体的下滑临界角(tanθ=μ,μ为摩擦系数),指导边坡支护设计。
(二)材料力学:变形与强度的平衡
材料力学关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(应力、应变、变形),关键指标包括:
- •应力(σ=F/A):单位面积受力(如钢梁截面应力需<屈服强度235MPa);
- •应变(ε=ΔL/L):相对变形量(混凝土受压时允许应变≤0.003);
- •强度理论(如最大拉应力理论、第四强度理论):指导材料选择(如脆性材料(陶瓷)按最大拉应力设计,塑性材料(钢)按屈服强度设计)。
(三)动力学与结构动力学:运动的分析
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(如牛顿第二定律F=ma),结构动力学则分析结构在动荷载(如地震、风振)下的响应,通过“自振频率计算”避免共振(如高层建筑自振周期需与地震波周期错开)。